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毛石混凝土换填扩出基础边不小于300mm规范哪有规定

2023-05-19 02:186440


土方回填施工要求

施工要求:

1、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 → 检验土质 → 分层铺土、耙平 → 夯打密实 → 检验密实度 → 修整找平验收

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5、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7、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8、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项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9、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10、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扩展资料:

1、施工方法:

(1)毛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宜小于400毫米。浇筑时,应先铺一层8~15厘米厚混凝土打底,再铺上毛石,毛石插入混凝土约一半后,再灌混凝土,填满所有空隙,再逐层铺砌毛石和浇筑混凝土,直至基础顶面,保持毛石顶部有不少于10厘米厚的混凝土覆盖层。所掺加毛石数量应控制不超过基础体积的25%。如果是在钢筋混凝土基础内放置毛石,可以先用绑丝将毛石吊在钢筋上再浇灌混凝土。

(2)毛石铺放应均匀排列,使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毛石间距一般不小于10厘米,离开模板或槽壁距离不小于15厘米。

(3)对于阶梯形基础,每一阶高内应整分浇筑层,并有二排毛石,每阶表面要基本抹平;对于锥形基础,应注意保持斜面坡度的正确与平整,毛石不露于混凝土表面。

2、基础工程施工

(1)砖基础施工

砖基础砌筑前,应先检查垫层施工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然后清扫垫层表面,将浮土及垃圾清除干净。砌基础时可依皮数杆先砌几皮转角及交接处部分的砖,然后在其间拉准线砌中间部分。若砖基础不在同一深度,则应先由底往上砌筑。在砖基础高低台阶接头处,下台面台阶要砌一定长度(一般不小于500mm)实砌体,砌到上面后和上面的砖一起退台。

(2)毛石基础施工

毛石混凝土毛石混凝土一般用在基础工程的多。如毛石混凝土带形基础、毛石混凝土垫层等。也有用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了减少水泥用量减少发热量对结构产生的病害,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一定量毛石。浇筑混凝土墙体较厚时,也参入一定量的毛石,如毛石混凝土挡土墙等。

毛石混凝土施工中,参入的毛石一般为体积的 25%左右,毛石的粒径控制在200以下;具体操作先放浆再放入毛石、保证浆体充分包裹住,毛石在结构体空间中应保证其布置均匀。

(3)毛石混凝土施工

施工准备。毛石应选用坚实、未风化、无裂缝、洁净的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MU20;毛石尺寸不应大于所浇部位最小宽度的1/3,且不得大于30厘米;表面如有污泥、水锈,应用水冲洗干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土方回填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注意事项(2)

出自《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中的第3011 条。

原文: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mm 的洞口上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

扩展资料: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2011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谁知道建筑中相关于抛毛石的规范内容??

第三篇 梁板构件的构造规定

 1011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应小于表1011规定的数值。

 表1011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mm)

 板 的 类 别 最小厚度单向板 屋面板 60民用建筑楼板 60工业建筑楼板 70行车道下的板 80双 向 板 80密肋板 肋间距小于或等于700mm 40肋间距大于700mm 50悬臂板 板的悬臂长度小于或等于500mm 60板的悬臂长度大于500mm 80无 梁 楼 板 150

 1012 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两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 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 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的构造钢筋;

 3) 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30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1013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正弯矩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长度要求。

 1014 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

 1015 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1016 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的三分之一。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图1016)。

 1017 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按下列规定:

 1 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也应沿柱边或墙的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上述上部构造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梁内、墙内或柱内;

 2 嵌固在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其上部与板垂直的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七分之一;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应配置双向上部构造钢筋,该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四分之一;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1018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加大,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

 1019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10110 混凝土板中配置抗冲切箍筋或弯起钢筋时,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

 2 按计算所需的箍筋及相应的架立钢筋应配置在与45°冲切破坏锥面相交的范围内,且从集中荷载作用面或柱截面边缘向外的分布长度不应小于15h0(图10110a);箍筋应做成封闭式,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h0/3;

 3 按计算所需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可根据板的厚度在30°~45°之间选取;弯起钢筋的倾斜段应与冲切破坏锥面相交(图10110b);其交点应在集中荷载作用面或柱截面边缘向外(1/2~1/3)h的范围内。弯起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且每一方向不宜少于3根。

 10111 对卧置于地基上的基础筏板,当板的厚度h>2m时,除应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纵、横方向的钢筋外,尚宜沿板厚度方向间距不超过1m设置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纵横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10112 当板中采用箍筋焊接网片配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板的构造要求相关资讯

 (1)板的配筋方式 由于板在跨中一般承受正弯矩而在支座承受负弯矩,因此在板跨中须配置底部钢筋而在支座处往往配置板面钢筋,从而有(a)分离式配筋和(b)弯起式配筋两种配筋方式。

 (2)约束边缘的裂缝

 (3)现浇板中与梁垂直的构造钢筋(右下图)

 (4)板角钢筋布置

 (5)板的温度-收缩钢筋

 1021 钢筋混凝土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8mm梁上部纵向钢筋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钢筋外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直径);下部纵向钢筋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的钢筋水平方向的中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纵向受力钢筋根数,当梁宽≥100mm时,不宜少于2根;当梁宽<100mm时,可为1根。本条相关资讯1、梁内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钢筋类型 受力钢筋 架立钢筋条件 h<300mm h≥300mm l<4m 4m≤l≤6m l>6m直径d(mm) 8 10 8 10 12 2、梁内多层钢筋、粗钢筋、并筋(及钢筋束)的配置及解决方法图示

 1022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其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las(图1022)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V≤07ftbh

 外不小于20d处截断,且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12 la;

 2 当V>07ftbh0时,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不小于h0且不小于20d处截断,且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12 la+ h0;

 3 当按上述规定确定的截断点仍位于负弯矩受拉区内,则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不小于13h0且不小于20d处截断,且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12 la+ 17h0 1024 在钢筋混凝土悬臂梁中,应有不少于两根上部钢筋伸至悬臂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小于12d;其余钢筋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而应按本规范第1028条规定的弯起点位置向下弯折,并按本规范第1027条的规定在梁的下边锚固。

 1025 梁内受扭纵向钢筋的配筋率ρt l应符合下列规定:

 ρt l=06√(T / Vb)ft / fy (1025)

 当T/Vb>20时,取T/Vb=20式中 ρt l-受扭纵向钢筋的配筋率:ρt l=As t l / (bh) ;

 b-受剪的截面宽度,按本规范第761条的规定取用;

 As t l-沿截面周边布置的受扭纵向钢筋总截面面积。

 沿截面周边布置的受扭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和梁截面短边长度;除应在梁截面四角设置受扭纵向钢筋外,其余受扭纵向钢筋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受扭纵向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支座内。

 在弯剪扭构件中,配置在截面弯曲受拉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按本规范第951条规定的受弯构件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计算出的钢筋截面面积与按本条受扭纵向钢筋配筋率计算并分配到弯曲受拉边的钢筋截面面积之和。

 对箱形截面构件,本条中的b均应以bh代替。

 1026 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且不应少于2根;该纵向受力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02l0,此处,l0为该跨的计算跨度。

 1027 在混凝土梁中,宜采用箍筋作为承受剪力的钢筋。

 当采用弯起钢筋时,其弯起角宜取45°或60°;在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外应留有平行于梁轴线方向大锚固长度,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0d,此处,d为弯起钢筋的直径;梁底层钢筋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起,顶层钢筋中的角部钢筋不应弯下。

 1028 在混凝土梁的受拉区中,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可设在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之前,但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之外(图1028);同时,弯起点与按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h0/2当按计算需要设置弯起钢筋时,前一排(对支座而言)的弯起点至后一排的弯终点的距离不应大于表10210中V>07ftbh0+005Np0一栏规定的箍筋间距。弯起钢筋不应采用浮筋。1029 当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h>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各四分之一跨度范围内设置箍筋;但当在构件中部二分之一跨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 当截面高度h<150mm时,可不设箍筋。

 10210 梁中箍筋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梁中箍筋的间距宜符合表10210的规定,当V>07ftbh0+005Np0时,箍筋的配箍率ρsv(ρsv=Asv/(bs))尚不应小于024ft / fyv;

 2 当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做成封闭式;此时,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同时不应大于400mm;当一层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当梁的宽度不大于400mm时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的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3 梁中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945条的规定。(请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造师、施工工程监理师必读条文与相关资讯 之一P16)

 表10210 梁中箍筋的间距(mm)

 梁 高 h V>07ftbh0+005Np0 V≤07ftbh0+005Np0 150<h≤300 150 200 300<h≤500 200 300 500<h≤800 250 350 H>800 300 400 10211 对截面高度H>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H≤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压钢筋直径的025倍。

 10212 在弯剪扭构件中,箍筋的配筋率ρsv(ρsv=Asv/(bs))不应小于028ft / fyv箍筋间距应符合本规范表10210的规定,其中受扭所需要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要的箍筋面积;受扭所需要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在超静定结构中,考虑协调扭转而配置的箍筋,其间距不宜大于075b,此处,b按规范第761条的规定取用。

 对箱形截面构件,本条中的b均应以bh代替。

 10213 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箍筋、吊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宜采用箍筋。箍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的范围内,此处,S= 2h1+3b(图10213)。当采用吊筋时,其弯起段应伸至梁上边缘,且末端水平段长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1027条的规定。

 附加横向钢筋所需的总截面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Asv ≥ F/(Ffyv / sinα) (10213)

 式中 Asv-承受集中荷载所需的附加横向钢筋总截面面积;当采用附加吊筋时,Asv应为左、右弯起段截面面积之和;

 F-作用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α-附加横向钢筋与梁轴线的夹角。

 (a)附加箍筋

基坑工作面宽度规范是什么

在较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中,如基础底座,在浇注混凝土石,原来允许抛毛石,以达到节约混凝土地目的。施工要求底部先浇注,再抛,且均匀抛出,抛入的毛石不得超过混凝土量的15%,目前施工规范已不允许在混凝土中抛毛石,这是因为管理上很难控制。如私人建房不妨抛点毛石,但抛入量要严格控制,且两块毛石之间不能相挤。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

基础材料 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mm)

砖基础 200

浆砌毛石条石基础 150

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300

混凝土基础支模板 300

基础垂直面做防水层 800(防水层面)

以上规定的宽度是根据施工时需要这样宽度才能施工,如没有这样的宽度。施工要受阻,或不能施工,所以在编制定额时,根据各种施工方法,分别预留不同的宽度!

扩展资料:

一般满膛开挖的叫基坑,常见于有地下室的基础开挖;仅沿条形基础的基底开挖的叫基槽,常见于无地下室的多层建筑。

在工程预算中为计算工程量做了如下规定:基坑是指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的为基坑;基槽是指槽底宽度在3米以内,且槽长大于3倍槽宽的为基槽。——这种规定和我们通常的认识不大一样。

基坑分级

一级: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开挖深度大于10米,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二级:介于一级基坑、三级以外的基坑。

三级:开挖深度小于7米且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的基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卡特360挖掘机一天能挖多少方毛石!
今天挖机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挖机操作技巧,维修知识、挖掘机培训信息!CAT挖掘机挖掘力不是最大的。压力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卡特机的挖掘斗杆比较短,所以相对起来力量会稍大一点。打个比方,卡特336D挖掘机和其它350挖掘机相对比,都是一个级别的。但挖掘斗杆的长度差很多。4000多吨,工作量有点大。建议使用330以上机器。也就是卡特336以上级别或者其它日本机型330以上。效率相当高。你说的卡特360机器就是600级别的60吨自重的超大型挖掘机了。这个相当牛,4000吨,太小意思了。60吨的挖掘机一斗至少28立

0评论2023-05-23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