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12中国自然灾害上半年大事记 时间 地点 事件 伤亡人数

2023-05-22 05:5820850


中国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和近况

自然过程的变异是原来就有的,它之所以成为灾害,是由于人类的出现及人类对自然过程变异的不适应,因此,有了人类,自然过程变异就成为自然灾害。

中国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与中国文明历史记录并存,如公元前2598年,黄帝时期发生的地裂;世界最早期的地震记录是公元前2221年舜帝时期“夏冰、地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

中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地震、干旱、台风、严寒、饥荒和瘟疫最为严重,自公元前l80年到1949年,死亡人数过万的就有近230次,如1876~1878年,山西、河南、河北和山东同时特大旱灾,约1300万人死亡。

1556年l月23日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82万人。

从公元前221年到1949年的217a间,我国发生大旱灾1026次,小旱灾1013次、地震686次、风灾512次。由于自然灾害集中群发,加上社会动乱,出现了几次全国总人口减少一半的悲惨局面:

1)西汉向东汉过渡时期,即公元元年前后l00a,全国连年多灾,加上战乱,人口由接近6000万人降至2000多万人;

2)东汉末年到西晋期间(三国时代),公元157~280年,全国连年多灾,人口由接近6000万人降至不足2000万人;

3)唐天宝末年乾元初的安史之乱,加上连年大旱、瘟疫,人口由5000万人降为1700万人左右;

4)明末清初,连年重灾,人口由6000多万人降到不足3000万人;

5)晚清早期(即19世纪早中期),灾害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如1810年死亡8000万人、1811年死亡2000万人、1846年死亡28万人、1849年死亡1500万人、1857年死亡500万人、1876~1878年死亡1000万人等。

20世纪20~30年代,多年出现灾民2000~3000万人及以上的自然灾害(杨达源等, 1993)。

1949年前灾情特点是重大灾害伴随社会动乱,造成大量人员伤亡。1949年后灾情特点是人员死亡比过去大大减少,但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举例如下:

1984年淮河及长江中下游大水,死亡3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00亿元;

1959~1961年连年大旱,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000万人;

1975年河南大水,受灾人数1100万人,直接灾损约100亿元;

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242万人,伤16万人,全年国民经济收入比上年减少27%;

1986年东北洪涝、沿海三次台风、数省雹灾、旱灾,全国损失500亿元;

1988年浙江台风、全国大灾220起,损失47063亿元;

1990年湖南、江西洪灾,损失36亿元,全国616亿元;

1991年淮河和太湖地区大水,损失近120亿元;

1994年华南特大洪灾,仅广东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80亿元,广西达362亿元;

1998年长江中游特大洪灾,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舟曲泥石流、2013年芦山地震等都造成了重大损失。

据初步统计,1949年以来,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 1/6,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每年粮食生产灾损约390亿~425亿kg,325%的地区和 45%的大中城市处于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区,平均每年地震灾损 10亿~20亿元,70 多个县城受崩滑、泥石流威胁,30 多个城市出现明显地面沉降,水土流失面积150万km2,沙漠化危害158万km2,而且自然灾害有逐年加剧的趋势,如20世纪60年代洪灾受灾人数约520万人,70年代猛增至1540万人。

2008年以来中国遇到的所有自然灾害

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舟曲泥石流等。

1、雪灾

2008年1月3日起,中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

截至2月24日,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

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和贵州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

2、汶川地震

5·12汶川地震(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又称“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

根据中国地震局修订后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为80级。根据日本气象厅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地震波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国内北至内蒙古,东至上海,西至西藏,南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均有震感,中国之外的泰国、越南、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 。

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

截至2008年9月,5·1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3、玉树地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发生在7点49分,地震震中位于玉树市区附近。

截至2010年5月30日18时,经青海省民政厅、青海省公安厅和玉树州政府按相关程序规定核准,玉树地震已造成2698人遇难,其中已确认身份2687人,无名尸体11具,失踪270人。

已确认身份的遇难人员:男性1290人,女性1397人;青海玉树籍2537人,省内非玉树籍54人,外省籍96人(含香港籍贯1人);遇难学生199人。

4、雅安地震

4·20雅安地震是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的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四川省成都市、雅安市、乐山市,陕西省宝鸡市、汉中市、安康市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

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

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立刻启动一级应急程序,军区部队紧急出动2000人赶往芦山,两架直升机已经起飞。

另,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5年06月05日18时30分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北纬303度,东经1028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

5、舟曲泥石流

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毫米,持续40多分钟,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泥石流长约5千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总体积750万立方米,流经区域被夷为平地。

截至2010年9月7日,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557人,失踪284人,累计门诊治疗2315人。

急!!!!!求2000-2010中国自然灾害

2008年以来中国遇到的自然灾害不计其数,以下只有部分的自然灾害:

1、2020年7月份长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

2020年7月份,长江、淮河流域连续遭遇5轮强降雨袭击,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259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88%,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长江发生3次编号洪水;淮河流域平均降雨量(256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3%。

受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江河来水偏多15-2倍、长江中下游流域偏多4-6成,引发严重洪涝灾害。灾害造成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山东、河南、重庆、四川、贵州11省(市)34173万人受灾,99人死亡,8人失踪,299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448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

36万间房屋倒塌,422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5798千公顷,其中绝收893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322亿元。

2、2020年8月中旬川渝及陕甘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2020年8月10-17日,西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至陕西、甘肃等地连续出现多轮强降雨过程。其中,四川盆地中西部和甘肃南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到4倍,陕西西南部及云南偏多五成。

强降雨引发长江上游发生特大洪水,三峡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流量75000立方米每秒,多地暴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灾害造成四川、重庆、陕西、甘肃、云南5省(市)53市(州)8523万人受灾,58人死亡,13人失踪,107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83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23万间房屋倒塌,3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311千公顷,其中绝收58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093亿元。

3、2020年6月上中旬江南华南等地暴雨洪涝灾害

6月2-14日,江南、华南及贵州等地出现多轮强降雨天气,且降雨落区重叠。其中,6月5-10日,广西东北部、广东中东部等地降雨量达300~500毫米,广东惠州和汕尾局地600~979毫米。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广西西江干流及支流、广东北江中游及支流80余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广西柳江支流洛清江、广东北江支流潖江等5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引发洪涝及次生地质灾害。

灾害造成广东、广西、湖南、贵州、浙江、福建、江西、湖北8省(区)7144万人受灾,54人死亡,9人失踪,47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01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近6700间房屋倒塌,66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5775千公顷,其中绝收62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06亿元。

4、云南巧家50级地震

2020年5月18日21时47分,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北纬2718度,东经10316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

地震造成昭通市巧家、鲁甸2县4人死亡(巧家县小河镇2人因房屋倒塌致死、新店镇1人因滚石砸中致死,鲁甸县乐红乡1人因滚石砸中致死),28人受伤(巧家县26人,鲁甸县2人),1151间房屋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

5、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

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于8月4日凌晨3时30分前后以近巅峰强度在浙江省乐清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38m/s)。受其影响,3-5日,浙江温州、台州、金华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250~350毫米,温州永嘉和乐清局地达400~552毫米。

灾害造成浙江、上海2省(市)5市30个县(市、区)188万人受灾,5人死亡,32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2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4300余间房屋倒塌,80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763千公顷,其中绝收6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46亿元。

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7月份淮河流域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

(2)7月17日重庆遭受115年来最强雷暴雨袭击

(3)7月18日济南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袭击

(4)8月中旬超强台风“圣帕”肆虐南方七省

(5)6月3日云南普洱发生64级地震

(6)3月初历史罕见暴风雪和风暴潮袭击东北和华北地区

(7)7月末晋、陕、豫三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

(8)6月上旬持续强降雨过程袭击南方七省

(9)7月上旬四川连续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10)6至8月东北地区遭受严重夏伏旱

民政部日前发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与救灾工作情况指出,2007年以来,中国气候异常,降雨严重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连年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记录,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63亿元。

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325人,紧急转移安置14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其中绝收面积8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

据介绍,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出5个特点:一是多灾并发,水旱灾害损失重;二是点多面广,重复受灾区域大;三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多;四是登陆台风偏晚偏多,人员伤亡和损失少;五是城市受灾,经济社会影响程度深。

业内人士分析,2007年造成人口死亡的主要灾种是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约占全国总量的63%,其次是风雹灾害。因灾致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被洪水冲走(溺水)、雷击、山体坍塌和泥石流掩埋、建筑物倒塌,其中雷击致死的比重从2006年的14%上升为25%,雷击致死人数明显高于往年。

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一、2006年全国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概况

2006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事故灾难(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占59%;社会安全事故(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占31%;自然灾害(洪水、龙卷风、地震、冰雹、暴雨、塌方)占10%。其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占1429%,中毒占268%,学生踩踏事故占179%,自杀占536%,房屋倒塌占089%,自然灾害占982%,其他意外事故占357%。

从整体上看,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6161%发生在校外,主要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两类事故发生数量占全年各类事故总数的5089%,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其中,交通事故导致受伤人数最多,占全年受伤总人数的4574%。溺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暑期和节假日到非游泳区域游泳导致事故发生。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违规驾驶。

另据统计,2006年发生的学生食物中毒事故比2005年有所增多,全年发生的各类学生食物中毒事故占全年各类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故总数的31%。各类学生食物中毒事故中,28%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24%是有毒动植物中毒(其中81%是由于豆角未炒熟所导致),9%是化学性食物中毒,39%是不明原因食物中毒。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学校领导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管理不到位,对学校食品与卫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力度不够,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操作还很不规范,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普遍缺乏专兼职卫生人员,学校食堂、饮用水、厕所、宿舍等生活与卫生基础设施与条件简陋,存在很多卫生安全隐患。

二、2006年中小学安全事故的特征

从事故发生的区域、学段、时间、地点、日期、责任等方面分析,2006年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农村是校园安全事故多发地区。

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2768%发生在城市,7232%发生在农村。农村中小学的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都明显高于城市,分别是城市的29倍、39倍和42倍。

农村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备,另外,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学校安全管理存在明显漏洞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4375%发生在小学,3482%发生在初中,982%发生在高中。2006年小学、初中、高中事故发生数比为45∶36∶1,死亡人数比为66∶48∶1,受伤人数比为74∶47∶1。

相对于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都比较欠缺,安全意识相对淡薄,自我防护能力也比较差,这是导致低年级学生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3校园伤害事故增多。

2006年,25%的安全事故发生在学校内部,主要是校园伤害和学生斗殴,其中校园伤害占56%,主要包括绑架、爆炸、持刀伤害、放火、性侵犯等安全事故。2006年发生的几个典型案例表明,校园伤害事故增多的重要原因是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不健全,导致少数“害群之马”混入教职工队伍,以及个别校外非法人员进入校园,从而酿成了校园伤害惨案发生。

4节假日是事故多发期。

暑假和周末等节假日及其前后是溺水、自杀等事故的集中多发期,全年有36%的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在暑假和节假日。另外,全年有89%的事故是发生在白天,主要有交通事故、溺水事故、校园伤害事故、踩踏事故和学生斗殴等;有11%的事故发生在晚上,主要是山洪、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故,少数是犯罪分子在学生上下学路上或侵入学生宿舍强奸并杀害女学生。

5事故多发地点主要集中在上下学路上、江河水库和学校及周边。

2006年各类中小学生事故中,有32%发生在学生上下学路上,其中以交通事故为主,也包括个别强奸、学生斗殴等事故;有39%发生在学校里,其中以校园伤害和学生斗殴为主,另外还有少数踩踏、房屋倒塌、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故;24%发生在江河水库和公路,其中以溺水事故为主,包括个别发生在非学生上下学路段公路上的交通事故;5%发生在学生家中,包括个别学生自杀、一氧化碳中毒、火灾等事故。

6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多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10%是因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导致事故发生,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占全年学生死亡总数的1084%;90%属其他各类安全责任事故,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占全年学生死亡总数的8916%,其中,45%的事故因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而发生,18%的事故因学校管理问题而发生,27%的事故由于社会交通、治安等原因发生。

三、今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的对策

通过对2006年中小学安全事故的分析,今后,要抓住关键环节,把握规律,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重点加强农村地区中小学安全工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尤其要加强农村地区中小学食堂、饮用水、宿舍和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尤其要重点检查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校舍与设施的安全,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以及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的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尤其是要重点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使他们尽早养成自觉遵守各种安全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特别要在寒暑假前或开学后,在中小学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

三是要努力做好学生上下学路上的安全保障工作。教育部门要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密切合作,加大对学生上下学接送车辆的排查整治工作,积极开展对各类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积极建立和完善校车管理制度。同时,还要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建立健全学生上下学接送和交接制度,确保不让学生乘坐拼装车、报废车、拖拉机和非法营运客车等存在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

四是要加强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安全培训工作。培训对象的选择,要重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事故多发地区和学校管理薄弱地区;培训要注重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抓住一些关键环节,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直接告诉校长和教师该做什么、怎么做,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是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尤其要落实校园的保卫和夜间巡逻、值班制度。要把好学校“入口”,严防少数“害群之马”混入校长和教职工队伍,要及时发现学校内的安全隐患,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注意化解个别师生间和学生间矛盾,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引发伤害事故。

六是要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六条措施,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依法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水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自然灾害导致汽车受损怎么办
今天挖机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汽车、工程机械车辆品牌知识、汽车销量排行榜、保养技巧,维修知识、使用注意事项!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那么自然灾害导致汽车受损怎么办?备案:打电

0评论2025-01-01209

2012年,最近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急)
今天挖机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挖机操作技巧,维修知识、挖掘机培训信息!  2012年1月6日:受长江上游来水持续减少的影响,长江江西九江段水位持续下降。截至1月6日14时,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水文监测数据显示:长江江西九江段的水位为847米,较2011年11月17日8时的1221米下降374米,长江江西九江段已经全面进入极枯水位期。据了解,自1月4日开始,江西九江海事局发布枯水期三级**安全预警,严禁吃水超过42米的船舶通过长江江西九江段,防止搁浅事故发生。  2012年1月24日,除夕深夜23时,上海地铁

0评论2023-05-19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