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怎么计算土方开挖量?
计算方法:
一、断面法
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或地狭长、挖填深度较大且不规则的地段,宜选择横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
土石方量精度与间距L的长度有关,L越小,精度就越高。
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围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若是为了减少计算量而加大断面间隔,就会降低计算结果的精度;所以断面法存在着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矛盾。
二、方格网法
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格网法。这种方法是将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格网,然后计算每个四棱柱的体积,从而将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汇总得到总的土方量。
扩展资料:
工程计算
散点法:
根据各项目片现状地形,确定平整田块。根据地形条件选择土方计算方法。这里各项目片内地形虽有起伏,但变化较均匀,不太复杂。所以采用散点法计算土方工程量。
过程是:确定田面设计高程→计算挖填平均深度→计算挖填方面积→计算挖填土方量。方法如下:
1、确定田面设计高程H:
Ha=(H1+H2++Hn)/n
式中:Ha为田面平均高程 (m);
H1、H2Hn为各测点高程 (m);
n为高程点个数。
2、计算挖填平均深度:
填方区平均填高:ht=H-∑Ht/L
挖方区平均挖深:hw=∑Hw/m-H
式中:L为测点高程小于H的测点数;
m为测点高程大于H的测点数;
Ht为高程小于H的各测点高程(m);
Hw为高程大于H的各测点高程(m)。
3、挖填方面积计算:
填方面积:At=Aa×ht/(ht+hw)
挖方面积:Aw=Aa×hw/(ht+hw)
式中:Aa为田块总面积。
4、挖填土方量计算:
填方量:Vt=At×ht
挖方量:Vw=Aw×hw
5、种植土土方量计算:
需要确定剥离层厚度、挖方区剥离、回填起止深度,填方区剥离、回填起止高度
例如:本项目表土厚度以15cm计,挖方区,挖方深度小于10cm的,不进行表土剥离;填方区,填方深度小于40cm的不进行表土剥离;根据相应的挖填面积之和乘以种植土层30cm(剥离15cm层加上回填层15cm)。
参考资料:
土方量--百度百科
土方开挖的工程量如何计算
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机械挖土挖不到的地方,如何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扩展资料计算所需各项资料
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下列各项资料:
1、土壤及岩石类别的确定:
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工程勘测资料与《土壤及岩石分类表》对照后确定。
2、地下水位标高及排(降)水方法;
3、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4、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渣清运方法及运距;
5、其他有关资料。
参考资料:
土方工程计算公式
机械挖土挖不到的地方,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计算工程量;如施工组织设计无规定时,可按以下规定计算工程量:1)挖地下室土方,按机械挖土方95%,人工挖土方5%计算。2)非地下室挖土方,按机械挖土方90%,人工挖土方10%计算。人工挖土部分按设计挖土深度套用相应定额项目,人工乘以系数2。
挖基础土方量怎么算?
室外给排水管挖土方无设计规定时,按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预算定额给出的计算规则计算其土方工程量;
一、室外排水土方量:
管沟挖方量计算式: V=h(b+03h)L
式中:h=沟深,按设计管底标高计算,m;
b=沟底宽,m;
L=沟长,m;
03=放坡系数。
二、室外给水管土方量的挖宽和挖深应考量下列因素:
1管径:15M深以内,钢管(塑料管)给水管,管沟底宽为( DN15~DN70) 06M
( DN100~DN200) 07M
15M深以外,管沟底宽为: 管径+06M
2接口位置与管坡度:决定挖深与放坡。
3护层厚度:未穿越道路挖深60cm;穿越道路时挖深至少100cm。
三、另外挖深按开挖实际深度,按定额规定放坡
扩展资料:
土木工程中,常见的土石方工程有: 场地平整、区域平衡、基坑(槽)与管沟开挖、路基开挖、人防工程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以及基坑回填。
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时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费用,贯彻不占或少占农田和可耕地并有利于改地造田的原则,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调配方案,统筹安排。
土方回填工程量计算
1、回填土是指沟槽、基坑边就地取土回填,按实际回填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2、沟槽、基坑回填土,以挖方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物(包括垫层、基础、管道等)体积计算。
3、管道沟槽回填土,以挖方体积减去管径所占体积计算。管径在500mm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占体积:管径超过500mm时,按表规定扣除管道所占体积计算。
4、回填(夯填)土按碾压或夯实后的体积(压实方)计算。
土方运距,按下列规定计算:
1、推土机推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
2、铲运机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卸土区重心加转向距离 45m计算。
3、自卸汽车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填土区(或堆放地点)重心的最短距离计算。
土方开挖前要准备工作:在场地平整施工前,测设平场范围线和标高。拆除影响施工的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和改造通讯和电力设施、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和地下管道;迁移树木。进行施工排降水。修好临时道路、电力、通讯及供水设施,以及生活和生产用临时房屋。
排除地面水: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排水沟畅通。山坡上开挖截水沟,在平坦或低洼地区施工时,除开挖排水沟外,必要时还要修筑土堤挡水。
需要注意的是:
定额计算规则是按实际完成工程量计算为原则编制的,如回填时,基础没有做,则不应扣减,如是地下室,则扣减地下室外墙以内所占体积 如回填标高与设计标高不同,则以实际回填标高为准。
还有设计室外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三通一平的场坪标高,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最好以实际为准。施工中,土方工程量多按实际完成量,以签证为准,如土方挖土深较深,还有增加机械下坑时的马道土方工程量也应按实计算。
参考资料:
土石方工程的计算方法有什么
挖方工程量=40×(17+0375)×15=1245立方米
回填工程量=1245-(14×05+07×1)×40×105=71925立方米
弃土工程量=(1245-70925)135=72326立方米
1、挖方工程量指各建(构)筑物基础开挖、各种沟、管道开挖、厂区铁路及专用铁路线开挖、厂外道路开挖及其他项目开挖的总开挖工程量。
挖方量 =(宽+高X坡度系数)X高X长
2、土方回填,是建筑工程的填土,主要有地基填土、基坑(槽)或管沟回填、室内地坪回填、室外场地回填平整等。回填土的工程量计算分为:
室内回填土:按主墙(承重墙或厚度在15cm以上的墙)间净面积乘以回填土平均厚度,不扣除墙垛、柱、附墙烟筒,垃圾道等所占的体积。
地槽、地坑回填土:按挖土总量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的砌筑、浇筑体积量(包括墙基、柱基、垫层等)计算, V填=V挖—V基
管沟回填土:以挖土体积减去管道基础体积和直径在500mm以上的管道体积计算。直径500mm以上各种不同规格管道每m应减相应体积
3、弃土土方量是指工程挖、填土方平衡后,多余的土方必须运出工地以外到准许抛堆的地方。它的立方数量叫弃土土方量。
弃土=挖方量-(挖方量-基础体积)/ 最终可松系数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
体积法:用求体积的公式进行土方估算。
断面法:是以一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将拟计算的地块、地形单体(如山、溪涧、池、岛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沟渠、路堑、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别计算这些"段"的体积,再将各段体积累加,以求得该计算对象的总土方量。
算法特点
断面法的特点是能借助勘探剖面表现矿体不同部分的产状、形态、构造以及不同质量和研究程度矿产储量的分布状况。按勘探剖面的空间方位和相互关系,断面法又分为水平断面法、垂直平行断面法和不平行断面法。
优点是能保持矿体断面的真实形状和地质构造特点,反映矿体在三维地质空间沿走向及倾向的变化规律;能在断面上划分矿石工业品级、类型和储量类别块段;不需另作图件,计算过程也不算复杂;计算结果具有足够的准确性。
百度百科-断面法